分享給好友
學經歷

學 歷:

  •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
  •  

 

經 歷:

  • 台大醫院內科醫師
  • 省立台北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 省立台北醫院高年科暨家庭醫學科主任
  • 實踐大學兼任講師
  • 臺北醫學大學兼任講師
  • 台北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宏恩綜合醫院負責人
  • 宏恩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
  • 宏恩綜合醫院麻醉無痛大腸纖維內視鏡胃腸癌篩檢團隊召集人
  • 交通部觀光局旅遊從業人員「旅遊醫學」講座
  • 健保署醫院療服務審查醫藥專家
  • 台北市醫師公會醫療糾紛委員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人教育中心醫療講座
  • 遠雄人壽保險核保理賠審核專任顧問醫師

 

專科資格:

  • 內科專科醫師(內專醫字第001567號)
  • 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家專醫字第000064號)
  • 消化系內科專科醫師(台消內專科證字第0241號)
  • 消化系內視鏡專科醫師(台消內鏡專科證字第860461號)
  • 超音波專業醫師(中超專業證字第eG-00083號)
  •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會員編號0180)
  • 台灣醫院感染管制學會(會員編號7764)
  •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會員編號014455)
  • 台灣愛滋病學會(會員編號000889)
  •  

 

榮 譽:

  • 1994年 第二屆台北市醫師公會『杏林獎』得主
  • 1997年 『中華民國現代名人錄』
  • 1999年 第六屆『十大傑出醫師獎』
  • 1999年 行政院衛生署健保局『傑出優良醫師獎』
  • 2001年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基層醫療服務績優獎』
  • 2002年 獲頒『台灣台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榮譽法醫』及『醫療專家証人』授証
  • 2002年 榮獲由國際扶輪第3520地區台北市華欣扶輪社頒贈「扶輪之友」殊榮
  • 2002年 十一月榮獲由www.webhospital.org.tw (國家網路醫院)頒贈的「熱心公益醫師獎」
  • 2003年 九月延聘為『中華民國旅行業經理人協會』常年醫療顧問
  • 2003年 十月延聘為『三商美邦人壽北六區』常年醫療顧問二月延聘為『台北市中原大學校友會』常年醫療顧問
  • 2004年 四月延聘為「台北婦女新知協會」常年醫療顧問
  • 2004年 七月延聘為台北市醫師公會醫療糾紛委員
  • 2004年 九月由台北市政府延聘為北市醫師公會醫療爭議調處專家代表
  • 2005年 三月擔任北投社區大學「健康醫學」系列講座授課老師
  • 2006年 三月延聘為臺北醫學大學兼任講師
  • 2009年 十二月延聘為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保險申訴調處委員會」委員
  • 2010年 一月完成第1期醫師職業學研習訓練,經測驗合格特發給結業證書
  • 2010年 五月由交通部觀光局延聘為旅遊從業人員「旅遊醫學」講座
  • 2011年 一般醫學師資完訓並負責醫療院所PGY1住院醫師畢業後的第一年訓練
  • 2012年 一月再次延聘為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保險申訴調處委員會」委員
  • 2012年 一月由行政院勞工委員會頒發「從事勞工健康服務醫師」證書,並從事各類相關職場勞工健康服務管理事宜
  • 2013年 榮獲國際扶輪第3480地區第九分區頒贈2013-2014年度扶輪社職業楷模獎的殊榮
  • 2016年 十二月延聘為餐聚人首席醫療顧問
  • 2017年 三月延聘為健保署醫院療服務審查醫藥專家
  • 2017年 三月延聘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人教育中心醫療講座
  • 2017年 十一月再次延聘台北市醫師公會醫療糾紛委員會委員
  • 2018年 一月延聘為遠雄人壽保險核保理賠審核專任顧問醫師
  • 2018年 八月通過空污衛教師資培訓課程認定空污衛教師資格
  • 2019年 一月延聘為福帝養生科技健康管理服務團隊醫療首席顧問暨醫療總監
  •  

 

現 職:

  • 財團法人宏恩醫院內科主任
  • 財團法人宏恩醫院家庭醫學科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內湖消化系內科主治醫師
  • 中心診所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 書泉出版社、世茂出版社、啟思文化公司醫療顧問暨叢書審訂者
  • 「嬰兒與母親雜誌」醫療顧問
  • 譚健民醫師醫療服務網棧 http://www.tam.idv.tw負責人
  • 台北市醫師公會醫糾會委員
  • 健保署醫院療服務審查醫藥專家
  • 遠雄人壽保險核保理賠審核專任顧問醫師
  • 台北市醫師公會醫療糾紛委員會委員
  •  

 

民眾衛教著作:

  • 健康快樂又長壽
  • 腸病毒知多少
  • 保險醫學60問
  • 世紀無聲殺手—胃幽門螺旋桿菌
  • 白話醫學
  • 旅遊醫學
  • 膽結石Q&A
  • 怎樣治療脂肪肝
  • 愛肝護膽有一套
  • 健胃整腸沒煩惱
  • 怎樣寶貝你的肝
  • 肝功能異常時該怎麼
  • 健康快樂逍遙遊
  • 中西醫會診—肝炎
  • 中西醫會診—肝硬化
  • 青少年活力門診
  • 保險醫學常識
  • 怎樣寶貝你的胃腸
  • 消化性潰瘍現代觀-漫談胃幽門螺旋桿菌
  • 胰臟人又愛又怕
  • 不可不知的肝疾病-脂肪肝 Q & A
  • 醫人醫話
  • 膽息肉、結石與膽癌
  • 你又胃食道逆流了嗎?
  • 你又胃食道逆流了嗎?
  • 旅遊健康管理兼談旅遊安全
  • 等近六十餘本通俗大眾衛教叢書
  •  

 

學術專論:

  1. 譚健民、吳昭新:慢性肝疾病中之長期多量飲酒與B型肝炎病毒之相互關係,臨床醫學,1987;19:553-556.
  2. 譚健民:B型肝炎帶原者之D型肝炎病毒感染,北市醫誌,1992;36:38-40.
  3. 譚健民、吳昭新:B型肝炎帶原者之D型肝炎病毒感染,院內感染控制通訊,1992;2:16-18.
  4. 吳昭新、譚健民:Hepatitis Delta Virus Infection among Chronic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Carrier Patients of a General Hospital in Northern Taiwan-臺灣北部一所綜合醫院慢性B型肝炎表面抗原帶原病例之D型肝炎病毒感染,臺灣醫學會雜誌,1997:8;864-868.
  5. 譚健民、吳昭新:脂肪肝之超音波影像診斷,台灣醫誌,1986;85:45-53.
  6. 譚健民:粒線體與細胞凋亡,生物醫學,2009;2:250-268.

 

【2007〜2010年學術專論】:

  1. 譚健民:如何避免「胰臟癌」的延誤醫治〜亦談「小胰臟癌」在早期胰臟癌診治上所扮演的角色、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07年第51卷第10期。
  2. 譚健民:膽汁逆流性胃炎的在認知:一種不可忽視的潛在性癌前病變急性,台灣醫界,2007;50:498-500.
  3. 譚健民:常被忽略的隱藏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07;51:32-35.
  4. 譚健民:膽囊息肉樣病變:兼論膽泥在其致病病因中所扮演的角色,台灣醫界,2008;51:516-521.
  5. 譚健民:隱藏性的腸道腫瘤:淺談不常見的原發性小腸腫瘤,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07;51:37-42.
  6. 譚健民: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的現代觀:著重於其衍生「肝纖維化」的致病機轉之探討,台灣醫界,2008;51:274-279.
  7. 譚健民:脂肪肝常見危險因子及其預後:文獻回顧及探討,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07;51:45-51.
  8. 譚健民:糖尿病性脂肪肝形成的機制:亦談脂肪肝的纖維化,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07;51:43-46.
  9. 譚健民:漫談飲酒與肝疾病:酒精性肝病危險因素之探討,台灣醫界,2009;52:246-250.
  10. 譚健民:急、慢性闌尾炎:「慢性復發性闌尾炎」的認知,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07;51:37-41.
  11. 譚健民:急性非結石性膽囊炎的認知:一種高死亡率的急性膽囊炎,,台灣醫界,2008;51:146-149.
  12. 譚健民:膽管癌病例報告,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09;53:37-45.
  13. 譚健民:胃食道逆流疾病:一種常見現代文明病,台灣醫界,2008;51:379-384.
  14. 譚健民:老人跌倒原因的探討,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09;53:30-35.
  15. 譚健民:肝腎症候群:肝衰竭預後不良的臨床先兆,台灣醫界,2009;52:344-349.
  16. 譚健民:老年低溫症:潛在疾病急性惡化的先兆,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09;53:51-57.
  17. 譚健民:胰島素增敏劑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之實證醫學分析,台灣醫界,2010;331-337.
  18. 譚健民:藏在雲深不知處的高山症,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08;52:42-50.
  19. 譚健民:肝性腦病變治療策略成效的分析,台灣醫界,2010;53:7-11.
  20. 譚健民:慢性B型肝炎治療的今日觀:由2009年EASL肝病世界年會談起,台灣醫界,2009;52:507-513.
  21. 譚健民:幽門螺旋桿菌導致胃黏膜傷害的免疫致病機轉:由細菌毒力因子(Virulence Factor)談起,台灣醫界,2008;51:3-7.
  22. 譚健民:淺談新型肝炎病毒,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08;52:40-45.
  23. 譚健民:風雲再起:也談腸病毒,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08;52:39-45.
  24. 譚健民:隱匿性B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今日觀:致病機制的探討,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0;54:44-51.
  25. 譚健民:漫談人芽囊原蟲,台灣醫界,2010;53:506-510.

 

【2011年〜2017學術專論】:

  1. 譚健民:2011年美國糖尿病協會(ADA)糖尿病診療標準指引摘要,台灣醫界,2011;54:128-136.
  2. 譚健民:慢性B型肝炎治療的困境及其原因之探討,生物醫學,2011;4:31-41.
  3. 譚健民:慢性B型肝炎治療的策略思考,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1:55;36-44.
  4. 譚健民:慢性B型肝炎抗病毒藥物的選擇,台灣醫界,2011;54:30-34.
  5. 譚健民、馮長風:漫談急性E型肝炎~一種易被忽視的人畜共通傳染的急性病毒性肝炎,台灣醫界,2011;54:30-34.
  6. 譚健民,張維國,楊銘欽:美國畢業後醫學教育評鑑委員會六大核心能力(ACGME Core Competencies)〜如何應用「六大核心能力」溶入住院醫師教學訓練,台灣醫界,2012;55:40-44.
  7. 譚健民:疫苗注射預防肝病,台灣醫界,2014;57:15-18.
  8. 譚健民、黃政華:2011年美國疾病管制中心血管內導管相關感染預防指引內容摘要,台灣醫界,2012;55:13-18.
  9. 譚健民:漫談愛滋病合併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台灣醫界,2012;55:15-20.
  10. 譚健民:慢性B型肝炎抗病毒藥物治療的概述,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2;56:37-42.
  11. 謝嘉娟、譚健民:醫療機構人力資源管理綜論,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2;56:37-40.
    http://www.tma.org.tw/ftproot/2012/20121019_10_40_35.pdf
  12. 謝嘉娟、譚健民:老年大便失禁。基層醫療 2012;27:422-426.
    https://www.tafm.org.tw/ehc-tafm/s/viewDocument?documentId=7dc923972771470bb33e9c2e711432d0
  13. 譚健民:社區肺炎元兇〜非典型肺炎,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2;56:37-44.
  14.  譚健民:話說超級細菌的今日觀~合理使用抗生素之省思,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2;56:46-51.
  15. 譚健民:第二型糖尿病病人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的迷思,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3;57:30-37.
  16. 謝嘉娟、譚健民:美國糖尿病學會2013新版糖尿病照護指引簡介,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3;57:40-48.2008;52:40-45.
    http://www.tma.org.tw/ftproot/2013/20131220_16_10_39.pdf
  17. 譚健民:胃腸科醫師及其助手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之職業風險台,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3;57:37-39.
  18. 譚健民,洪乙仁:糖尿病清晨空腹高血糖的認知及其處置〜兼論黎明現象及Somogyi effect,台灣醫界,2013;56:19-23.
  19. 譚健民:曝露於幽門螺旋桿菌陽性的兄弟姊妹中導致早期孩童幽門螺桿菌的持續感染,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3;57:40-42.
  20. 譚健民:疫苗注射預防肝病,台灣醫界,2014;57:15-18.
  21. 譚健民:降血脂藥物的今日觀〜一個臨床醫師的個體化及人性化治療經驗的分享,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4;58:42-51.

【2016年〜譚健民醫師相關益生菌學術專論】:

  1. 譚健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疾病的今日觀〜著重於其致病機制的探討,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5;59:39-46.
    http://www.tma.org.tw/ftproot/2015/20150820_14_02_19.pdf
  2. 譚健民:胃食道逆流疾病致病機制的探討及其對策,2018年02月號永信藥訊電子報。
     http://www.ysp.com.tw/tw/magazine/1086
  3. 譚健民:益生菌在消化系統疾病診治上所扮演角色的今日觀,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6;60:31-40.
    http://www.tma.org.tw/ftproot/2016/20160620_11_47_43.pdf
  4. 譚健民:益生菌在臨床診治上所扮演角色的現代觀∼著重於一種大腸內益生菌灌注的新興療法之探討,2016年07月號永信藥訊電子報。http://www.ysp.com.tw/tw/magazine/77
  5. 譚健民: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致病機制的探討〜著重於腸道菌群所扮演的角色,台灣醫界,2016;59:359-366.
    http://www.tma.tw/ltk/105590802.pdf
  6. 譚健民:不同益生菌給與途徑的分析與探討∼著重於一個醫師的順勢胃腸內灌注益生菌的前瞻式研究經驗的分享(初報),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7;61:40-46.
    http://www.tma.org.tw/ftproot/2017/20170424_14_41_56.pdf
  7. 譚健民:激躁性腸道症候群的致病機制〜著重於益生菌介入治療實證醫學的探討,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7;106(61):44-50.
     http://www.tma.org.tw/ftproot/2017/20170925_13_42_21.pdf
  8. 譚健民:激躁性腸道症候群致病機制的今日觀〜著重於「內臟高敏威性」與「益生茵」相互關係的探討 台灣醫界 2018;61:55-60.
    http://www.tma.tw/ltk/107610202.pdf
  9. 鍾曜任、譚健民:益生菌在痤瘡致病機制中所扮演的角色?兼論腸-腦-皮軸動態平衡。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 2019;62:37-42.
    http://www.tma.org.tw/ftproot/2019/20190119_09_55_19.pdf
  10. 譚健民: 生菌的迷思〜兼論益生菌給與途徑的探討與分享」。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 2019;63:36-45.
    http://www.tma.org.tw/ftproot/2019/20190517_13_21_56.pdf
  11. 譚健民、潘建志、李兆麟:腸道菌群在神經精神科疾病的致病機制〜兼論益生菌在腸腦軸所扮演的角色。台灣醫界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