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黃疸 Kernicterus
膽紅素在血清中過度的升高,而使得膽紅素沉積在腦部基底核及海馬處等神經核內,稱之為「核黃疸」。某些新生兒的母親會產生對抗新生兒的紅血球細胞膜的抗體,並經由胎盤來攻擊胎兒的紅血球,使得胎兒的紅血球被破壞並製造出大量的膽紅素;因此新生兒生下來不久便有嚴重黃疸現象,若不及時處理,則會造成其腦部永久性的破壞,少數因黃疸過高而使得嬰兒夭折。
核黃症的新生兒在臨床上可以發現在出生後三、四天,會呈現嗜睡、厭食、哭聲尖銳、嘔吐及乏力並伴隨著不安、抽搐及全身肌肉僵直,最後會導致新生兒智力障礙,甚至耳聾。
核黃疸最迫切的治療是將新生兒血液全部交換出來;此外,亦可將新生兒暴露在強烈的藍色照射光之下,來破壞血液循環中的膽紅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