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

分享給好友

鼠疫 Plague

中世紀以來,鼠疫是一種最可怕的傳染病,又稱為黑死病(Black death)。鼠疫的病原體是鼠疫桿菌,是一種多型性革蘭氏陰性的球桿菌,含有內毒素,會使組織細胞迅速壞死。鼠疫最先的感染體是陰溝灰鼠,最後則經由鼠蚤傳染到黑色家鼠身上。

常見的鼠疫傳染方法有二種,最常見的是經由鼠蚤、體蚤或臭蟲等叮咬而傳染,另一是經由飛沫傳染;前者稱為腺型鼠疫,後者稱為肺炎型鼠疫。鼠疫的潛伏期平均在二至五天,常見的前驅症狀有全身倦怠、頭痛、畏寒、發燒、噁心及嘔吐,在早期有時在腹股溝能觸摸到淋巴腺腫大的現象;假若此時未能適時診斷與接受治療,則會導致敗血症而引起神智模糊,甚至昏睡的症狀,不到幾日便會死亡;其中以肺炎型鼠疫死亡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