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症

分享給好友

高山症 Mountain Sickness

一般而言,超過海平面三百公尺以上,氣壓即會隨著高度的上升而逐漸降低,而空氣中氧氣分壓(即每平方公升的氧氣濃度)會相對的降低,也因而使得登山旅遊者出現因組織缺氧所導致的一連串合併症,其中包括有呼吸急速困難、胸悶、頭痛、噁心、眩暈、心跳快速甚至手掌腳踝腫脹。在臨床上,如果發病迅速,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生命危險的「肺水腫」,此時則稱之為「急性高山症」。

「急性高山症」罹患者最常見的症狀包括有呼吸短促、嘴唇發紺,甚至咳出帶有粉紅色血絲的痰液(此時已經罹患肺水腫)以及嚴重頭痛、神智不清與嘔吐(或許已存有腦水腫的病症)。通常「急性高山症」都可以在下山不久後逐漸緩解,如果過了三個月仍未改善,便稱之為「慢性高山症」。

一般而言,居住平地的登山旅遊者若先在高山中停留一至三個月左右,就可以慢慢適應高山上的低氣壓;通常在海拔三千公尺以下,一般人均能適應,但在超過五千公尺以上時,大部分平地居住的旅遊者都會出現不等程度的高山症的症狀及表徵。(本文著作權歸 譚健民醫師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