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朋友尿液潛血不可忽視的原因:IgA腎炎

分享給好友
在臨床上,IgA腎炎是指血清IgA抗體沉積在腎絲球基底膜所衍生的腎絲球病變;事實上,IgA腎炎並非是少見的腎病變,其也是「尿潛血」最常見的病因之一根據流行病學的探討,在原發性腎絲球病變中約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是被歸因於IgA腎炎,而在IgA腎炎罹患者的自然病史中,其在十年內約有百分之十至二十罹患者會衍生「尿毒症」的併發症。

IgA腎炎的確定診斷是經由腎穿刺,並在臨床實驗診斷學上,應用螢光免疫法來偵測IgA抗體沉積在腎臟基底膜上而得以証實,在病理學上可以發現IgA抗體瀰漫分佈在腎絲球基底膜細胞以及基質上,並使得這些組織產生增生的病變是,也使得腎絲球本身的濾過作用受損而產生腎功能障礙;此外,IgA腎炎罹患者本身血清中的特異性IgA抗體或其複合物亦較一般人來得高。

在臨床上,幾乎所有IgA腎炎罹患者都曾有「肉眼性血尿」或「尿潛血陽性反應」,而IgA腎炎亦好發於男性青少年。IgA腎炎在發病前大多數曾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其次則為消化道、肺部以及泌尿道感染。典型IgA腎炎罹患者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二十四至七十二小時後,出現突發性血尿,其持續數小時至數日不等;某些個案同時伴隨有全身症狀如體溫上昇、腰背痠痛、全身倦怠甚至排尿疼痛;而某些罹患者偶然會發現「尿潛血」或輕度「蛋白尿」。事實上,在原發性腎
絲球腎炎罹患者中僅呈現單純性血尿的個案中,IgA腎炎的病因則約佔百分之六十。

在臨床上,百分之十的IgA腎炎罹患者呈現血尿、蛋白尿、高血壓、尿量減少、輕度下肢水腫等症狀及表徵,但不到百分之十的IgA腎炎罹患者合併急性腎衰竭IgA腎炎罹患者隨著病程的持續進行,其高血壓的發生率也會逐漸增加;根據流行病學的探討,年齡超過40歲的IgA腎炎罹患者的高血壓發生率為30∼40%;此外,十年內有10∼20%1gA腎炎罹患者發展為「慢性腎衰竭」。

在臨床上,對於輕度蛋白尿或尿潛血的病症,一般是無特殊的治療,主要是勸導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儘量避免過度勞累、預防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或傷風)、飲食方面則採取清淡的口味為原則,而不得隨意服用腎毒性藥物更是最重要的。對於某些經常罹患扁桃腺炎者,則建議其早日接受扁桃腺切除手術;某些IgA腎炎罹患者出現無法控制的大量蛋白尿,則會進行至「腎衰竭」的結局;此外,積極控制高血壓對也可保護腎功能進一步的惡化。

本文作者:譚健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