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膽道不正常的收縮會引發「膽絞痛」。在日常生活中,膽結石罹患者發生疼痛的時機大部分是在吃飽飯後,尤其是食物中脂肪的刺激使得膽囊本身引起收縮的作用,以便能將儲藏於膽囊內的膽汁順利排出十二指腸管腔內,此時或許膽囊內的結石會因而游走到膽囊管(膽囊管與總膽管相交之間的管道),而使得結石不幸的嵌在膽囊出口,並卡住在膽囊頸部位,不但使得膽囊內的膽汁無法順利排出,也使膽囊內的壓力逐漸升高,而導致膽囊本身膨脹;此時膽囊為了能將其內的膽汁排出,更加強收縮,如此惡性循環,在臨床上便會出現劇烈的「膽絞痛」。而膽絞痛本身可以是持續性的,亦可以是陣發性,主要決定於膽結石是否持續發生阻塞或是再次的被擠回膽囊內。
(本文著作權歸 譚健民醫師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