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以往的臨床經驗,膽結石的診斷都是因為患者本身發生特有的臨床症狀,如右上腹部疼痛(甚至反射到背部或者右肩膀)、體溫上升(高燒、畏寒)以及白血球計數上升高達一萬以上,甚至黃疸(患者自訴茶色尿,甚至糞便顏色幾近陶土色),才被臆斷存有膽道疾病或是膽結石。在經過靜脈抗生素的注射治療後,某些個案亦需要照會外科醫師來進行剖腹探測治療。
如今由於檢查儀器的進步,尤其超音波掃描的盛行,也篩檢初步不少在臨床上絲毫沒有症狀的「膽結石」個案。而這些無臨床症狀的膽結石罹患者都較以往有症狀的膽結石罹患者年輕十歲左右;但根據每年定期臨床追蹤,發現這些被診斷為無症狀膽結石罹患者中有將近2%的人將來會發生臨床症狀,而有20~30%的無症狀膽結石,將來會因症狀的發生而接受進一步的手術治療。
(本文著作權歸 譚健民醫師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