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消化性潰瘍治療與青壯年相同但病程長

分享給好友

近年來,由於醫藥發達,也使得「消化性潰瘍」盛行率逐年下降,但老年人消化性潰瘍的發病率卻仍維持在一定的比率上。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胃粘膜細胞本身的保護功能亦在衰退,再加上某些致潰瘍因素的存在如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或非類固醇抗炎鎮痛劑(如阿斯匹林)的使用,使得老年人罹患潰瘍的人口群有增無減;根據一項非正式的統計,在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群中,罹患消化性潰瘍者占15%。因此,消化性潰瘍亦是應重視的老年人常見疾病之一。

在臨床上,老年人消化性潰瘍的臨床表現症狀較不典型,甚至不具有典型的上腹部疼痛,而常以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噁心或嘔吐的非特異性胃腸道症狀為主。某些個案甚至在潰瘍發生合併症(較為常見的有上消化道出血合併休克、潰瘍穿孔)時,才來醫院急診。此外,老年人本身對疾病的認知、感覺及反應較為遲鈍,對自身症狀的陳述也不很清楚,因此容易延誤診斷。

根據臨床經驗,老年人消化性潰瘍常是屬於高位的胃潰瘍,倘若潰瘍又靠近賁門部,則較易出現吞嚥困難、嘔酸水以及前胸骨疼痛的症狀,此時需與食道疾病或冠心病進一步做一番鑑別診斷。老年人的消化性潰瘍亦以巨大胃潰瘍以及頑固性潰瘍為常見,有時不易與胃惡性腫瘤分辨。

在診治中,老年人消化性潰瘍不必過度強調飲食的限制,或刻意改變多年的飲食習慣,原則上應做到規律進餐,避免過硬、過冷、過熱以及辛酸辣等較刺激的食物。老年人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嗜好也應戒除。吸菸不僅對消化性潰瘍的發生有密切的關係,而且更會影響潰瘍的癒合率,因此,老年人罹患消化性潰瘍更應戒菸。此外,老年人常有飲茶的習慣,而茶葉本身含有的茶鹼可以促進胃酸分泌,咖啡也有相類似的副作用;因此,老年人罹患消化性潰瘍應以少飲用為原則。在潰瘍活動期時也應忌酒,平時可少量飲用低濃度酒類,但不要飲用高濃度的酒類。在活動期或有合併症的消化性潰瘍罹患者,不應要過度勞累,但也不要過度休息,潰瘍罹患者只要放鬆精神,並懂得解除疲勞,如此對促進潰瘍癒合以及防止其復發都有裨益。

老年人消化性潰瘍的治療原則與青壯年相同,但由於老年人消化性潰瘍病程較長,而潰瘍本身的修復能力也較差,因此療程也相對的較長。老年人消化性潰瘍的治療應因人而異,但主要是針對病因來做對症下藥的治療,如合併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則應服用抗生素治療;對罹患心血管疾病或退化性關節炎疾病而需要長期服用鎮痛劑並因而衍生潰瘍者,如無法停止服用相關慢性病藥物,則應同進服用H2受體拮抗劑或質子泵抑制劑的治療。此外,某些復方降壓劑中含有類似組織胺成份的藥物,可導致胃酸分泌過多,長期服用會增加潰瘍發生的危險度,此時就應更改其他抗壓藥物了。此外,由於老年人潰瘍常合併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糖尿病、類風濕關節炎等不利潰瘍癒合的慢性疾病,在治療上亦應同時治療潛在性的疾病為宜。

由於老年人本身的血管硬化而彈性也差,一旦併發出血時,往往不容易止血,其潰瘍的再出血率也較其他年齡層高。因此,除了積極採取支持療法以及藥物治療之外,更應密切注意生命徵象、出血量及速度,以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手術治療。出血者首先應在24~28小時內進行緊急胃內視鏡檢查及止血,對某些症狀嚴重、反復出血、合併穿孔以及潰瘍發生癌病變者則應接受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