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無症狀 膽囊癌易被誤診

分享給好友

以往「膽囊癌」是很難早期診斷的消化道癌症,近十多年來,由於腹部超音波以及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的進步,膽結石、膽囊息肉、膽囊腫瘤,甚至原發性的膽囊癌都得以及早診斷。 

    原發性膽囊癌在早期是無任何臨床症狀及表徵的,早期篩檢率不到10%;因此「膽囊癌」的誤診率高達80%。在臨床上,膽囊癌常被誤診為膽結石、慢性膽囊炎、肝癌、膽囊息肉、甚至膽蓄膿。

   「膽囊癌」一旦被發現時,癌細胞或許已侵蝕到膽囊臂,甚至已轉移到鄰近的淋巴結或器官,如胰臟、肝臟或到膽囊管,而呈現無痛性黃疸的症狀。三分之二的膽囊癌罹患者的臨床症狀,與膽結石及慢性膽囊炎極為相似,甚至一直被當做「膽結石」或「慢性膽囊炎」來治療,因而延誤早期診治膽囊癌的黃金時間。 

    事實上,膽囊癌也會出現上腹部持續性疼痛、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打嗝、消化不良、腹脹、腹瀉、體重降低、不明熱,甚至茶色尿的黃疸表徵,某些個案則會在右上腹部觸摸到「腫塊」;膽囊癌末期時會發生血性腹水以及膽囊腫大,一旦患者出現黃疸時,治療預後都較差。 

    易罹患膽囊癌的高危險群,必須定期追蹤膽囊癌的蛛絲馬跡,以避免被漏診,膽囊癌的高危險群包括:中年婦女(尤其是大於45歲的女性)且有十年以上膽結石(尤其是結石直徑大於三公分以上者)並合併慢性膽囊炎的病史者、存有持續性無法忍受的上腹部疼痛、腹脹而合併腫塊甚至貧血者、超音波掃描影像呈現膽囊壁增厚(正常膽囊壁厚度在三釐米以內)而表面不規則,或者腹部X光攝影檢查發現膽囊呈現鈣化現象,這些人都需要特別提高警覺。(本文著作權歸 譚健民醫師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