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之旅」,變成「病痛之旅」了。
常見引起急性胃腸炎的原因就是「食物中毒」,主要由於不潔食物中存在細某些病菌本身或其所分泌的「毒素」,而刺激胃腸道黏膜的正常運作,而引起胃腸道不正常的蠕動;大約百分之八十的主要罪魁禍首就是所謂的「致病性大腸桿菌」。致病性大腸桿菌主要見於夏季,大人或小孩皆可經由污染之食物感染,少量的大腸桿菌或許只帶來一時性的上腹部不適,但假若吞食過量的致病性大腸桿菌,則會引起間
歇性的腹痛、頻繁的腹瀉,或是體溫上升的急性腸炎症狀。
若是急性腸炎的症狀不很厲害,則不妨採取流質的溫和飲食,例如味道清淡而不油膩的稀飯或麵條,但切莫食用任何鮮奶或乳製品以及太酸的果汁,而某些容易產氣器的食物,例如豆類及豆製品、高麗菜、紅蘿蔔、地瓜、豆芽、洋蔥,甚至饅頭,最好暫時不要食用。一旦有嚴重的腹痛及腹瀉現象,尤其是發生在孩童或六十歲以上的老年旅遊者,則最好還是立即請隊友延醫醫治。
此外,為了能夠自己「治療」急性腸胃炎,在出國前不妨先跟您的家庭醫師商量,預先攜帶某些必備的胃腸藥;如治療腹瀉的Imodium,此藥通常在急性腹瀉發生時立即吞服兩顆,作用時間在三十至六十分鐘間,有效期間為四至五小時;假若又再次發生稀便,則再服兩顆,但一天最大的劑量不可超過八顆,其作用主要是醫治腸道過度的蠕動;此外,輕微的腹痛或許可以暫時服用Buscopan(但假若罹患者本身
有攝護腺肥大、青光眼或心律不整,則需要小心Buscopan會帶來的不良反應)。
但假若類似細菌性感染,則或許可以服用廣效的殺菌抗生素如Dolcol,egacide(一天三至四次,每次一顆),以及具有收斂及吸著作用的Kaopectin亦可酌量服用,以上這些藥物皆可在合格的藥房購買得到,但假若需要攜帶某些特殊的抗生素時,則最好還是請教您的家庭醫師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