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尿失禁的原因的有跡可循的。首先,我們必須先探討尿失禁的原因。個體在排尿的過程中,當膀胱積滿尿液時,膀胱及尿道的括約肌會隨著緊閉,並使得膀胱內的壓力增加,同時膀胱的逼尿肌卻呈現鬆弛的狀態,只要我們不想小便,膀胱及尿道的括約肌則會繼續呈現緊縮的現象,這種現象便是「憋尿」;一旦身體感覺到尿急,並找到適當的場所方便時,大腦才會下達命令讓括約肌放鬆,同時膀胱的逼尿肌也跟著收縮,尿液就這樣順利的排出體外了。假若支撐膀胱及尿道的韌帶鬆弛,或因為手術外傷破壞了尿道本身的組織,或因為老化及女性荷爾蒙缺乏使得膀胱的容量減少,或逼尿肌的反應過強,以及中樞(中風後遺症)或周邊神經病變(如糖尿病合併症),而使得逼尿肌無法正常收縮,這些現象都會直接或間接導致尿失禁的病變。
尿失禁的問題普遍存在於中老年人口群中,更是婦女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之一,但卻有很多患者羞於求醫,或者本身認為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甚至不知道尿失禁的現象是可以矯正的;因此,也就忽略或不重視尿失禁的存在。
在旅遊期間,尤其是罹患尿失禁的婦女旅遊者,再經過長時間的活動或者搬運行李時,會使得潛在的尿失禁現象更加嚴重;因此,以罹患尿失禁的旅遊者,必須對尿失禁的原因加以探討及預防,並做一番詳細的認知,才不會在旅遊中因尿失禁而帶來某些不必要的困擾。
在臨床上,根據尿失禁的原因,可以將尿失禁分為四大類型,並作為治療及預防的參考依據:
第一類是「應力型尿失禁」,其主要原因是支持膀胱及尿道的韌帶,因為懷孕生產或體重過重而被拉傷,最後失去其固有的彈性,因而導致膀胱及尿道的前半部脫離了正常的解剖位置;一旦腹部用力時,尿道及膀胱頸的括約肌閉鎖不全,而發生「遺尿」的現象。因此,當患者在咳嗽、打噴嚏、搬運行李或重物、上下樓梯或爬山時,尿道口都會遺漏些尿液出來。嚴重的「應力性尿失禁」是無法以藥物來治癒的,其根本解決之道,還是利用手術方法將尿道及膀胱頸固定在恥骨的後上方,而此種手術治癒率高達百分之九十,而年紀大的女性患者在手術前後則必須補充必要的女性荷爾蒙。
第二類是「急尿型尿失禁」,也就是在尿急時(急著馬上小便時),就會發生遺尿的現象。急尿型尿失禁可以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急尿型尿失禁」常發生在罹患急性膀胱炎的患者身上,當膀胱炎治癒之後,尿失禁的病況也就自然痊癒。引起「慢性急尿型尿失禁」主要的原因是膀胱逼尿肌不穩定,只要裝有少許的尿液,膀胱就會發生不自主的收縮,而出現遺尿的現象,此種情況最常出現在「間質性膀胱炎」罹患者中。而罹患者由於老化,使得骨盆組織萎縮和退化,也常有急尿型尿失禁的現象。而急尿型尿失禁的治療,則以內科藥物為主,大部分的罹患者在服用藥物後,都能夠得到緩解,但少數的慢性急尿型尿失禁者,經過一段時間後會再復發。因此,罹患者在平常就應該養成適當的水分攝取,而女性老年的罹患者,則需要長期的補充女性荷爾蒙。
事實上,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尿失禁罹患者都屬於「應力型尿失禁」,其中亦有混合障礙出現的現象。其他較為少見的則有「滿溢型」和「全漏型」尿失禁。這些病變都會在專業醫師的臨床評估,以及特定的儀器檢查,得到正確的診斷及治療。
因此,尿失禁是可以治療及改正的,對於有不明原因遺尿現象的旅遊者,希望能儘早尋求泌尿專科醫師的協助,以確定遺尿的主要原因而加以治療,否則尿失禁必然會成為決定出國旅遊時最大的阻力及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