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B型肝炎合併急性發作時必須限制蛋白質的攝取

分享給好友

肝炎 Q & A之四十七

問:「B型肝炎帶原者」一旦發生「急性發作」時該怎麼辦?

答:肝病發病的過程有急性期及恢復期,對於慢性B型肝炎的病患亦不例外。在急性發作期時,由於肝細胞大量的傷害或變性,正常運轉的肝細胞數目有限;此時必須經由肝臟處理的肉類等蛋白質所產生的廢物,因為肝細胞受到傷害,而有限的肝細胞無法處理過多的廢物,因此,使得病患血清中蓄留待太多的廢物毒素。在臨床上,會出現所謂的「肝性腦病變」等神經症狀,如神智迷糊、意識力無法集中、人格異常。嚴重者更會昏迷不醒。因此,在慢性肝炎的惡化期及肝硬化的末期,蛋白質的攝取不可過量,盡可能低於正常人。有些個案甚至不能進食蛋白質類食物,等到肝細胞破壞現象減少,或者肝功能慢慢恢復正常後,才可酌量地增加蛋白質的攝取量,所以此時仍是以澱粉類為主食。(本文著作權歸 譚健民醫師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