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 Q & A之二十一
胃鏡檢查–可明確的知道慢性肝炎罹患者,是否有食道靜脈曲張的病變!
問:慢性肝炎罹患者為何需要接受胃鏡檢查?
答:胃鏡檢查是為了診斷是否有食道、胃及十二指腸等上消化道病變。因為慢性肝炎患者發生消化道疾病的比率比正常人高,而且某些慢性肝病在進入早期「肝硬化」的階段,會出現肝門靜脈壓增加的現象,而發生肝門靜脈側枝循環;此時用內視鏡檢查,可在食道黏膜上發現食道靜脈曲張的病變,而在臨床上也有某些個案,而在經過腹部超音波掃描,甚至肝切片組織病理檢查診斷呈現有早期肝硬化的現象。因此,對於某些長期罹患慢性肝功能異常的罹患者,不妨建議其接受胃鏡檢查,以篩檢出存在上消化道黏膜的病變,如食道靜脈曲張、胃糜爛、胃潰瘍,甚至十二指腸潰瘍及出血性胃炎。假若,一旦罹患者將來發生上消化道出血時,可以立即根據胃鏡的診斷,來做及時適當的處理。(本文著作權歸 譚健民醫師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