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 Q & A之四十一
問:如何診斷「B型肝炎」病毒的急性感染?
答:B型肝炎病毒的潛伏期平均在六十天左右,而感染到B型肝炎有明顯的臨床症狀或血清生化檢查呈現異常的個體,僅佔其中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個體罹患B型肝炎後的二至四個星期內血清中便可以偵測到B型肝炎表面抗原、B型肝炎e抗原,以及B型肝炎病毒之去氧核醣核酸,此時亦正值病毒旺盛複製生殖時期,但病患在臨床上卻可以沒有症狀。急性B型肝炎病毒感染亦存有「空窗期」,亦即在此時期,HBsAg消失,而B型肝炎表面抗體尚未出現,但假若偵測B型肝炎核心抗體M型免疫球蛋白會呈現陽性反應。HBsAg假若持續超過三個月,則個體會有很高的機會轉變為慢性肝炎。而HBsAg陽性反應超過六個月,在臨床上則可稱之為慢性B型肝炎。(本文著作權歸 譚健民醫師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