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選戰的併發症:急性心肌梗塞預防保健

分享給好友
事實上,根據解剖生理學的研究,得知大部分的冠狀動脈血管硬化在年輕期甚至新生兒期時,就已開始逐漸的在進行,直到中老年期才形成具有臨床症狀的「冠狀動脈硬化症」,而罹患者則因冠狀動脈狹窄而引發「狹心症」甚至「急性心肌梗塞」等急性心臟病發作。

在臨床上,典型的「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的主訴是「胸悶」或「胸痛」,甚至絕大部份是在情緒高亢的情況下被激發出來;但為數不少的罹患者是因其他主訴來就正醫時,才被發覺已罹患「冠狀動脈硬化症」,這些情況較為常見的有上腹部脹痛(類似消化性潰瘍的惡化)、運動後呼吸困難、端坐呼吸、慢性咳嗽(以為罹患感冒或傷風),甚至輕微的下肢水腫;而在冬季寒冷的氣候中,某些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罹患者或許在飽餐後,隨即暴露在寒冷的環境中,而將「狹心症」引發出來,並進一步立即衍生「急性心肌梗塞」的急症。

在老年人口群中,某些相關的心臟病罹患者亦較易合併發急性心肌梗塞的衍生,其中較為常見的包括有瓣膜性心臟病、感染性心內膜炎、心房纖動、紅血球增多症(同時合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動脈瓣狹窄或閉鎖不全、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甚至某些急性病症如休克、腦中風、急性胃腸炎合併脫水、急性胰臟炎或者急性膽囊炎,因導致反射性的冠狀動脈一時的痙攣,而加重冠狀動脈本身灌注的不足,而併發致死的「急性心肌梗塞」的病變。

再者,定期篩檢心臟血管疾病存在的檢查項目包括有定期量血壓、心電圖檢查(四十歲以上者甚至需要接受運動後心電圖檢查以及心臟超音波掃描檢查)、尿酸、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甲狀腺素、血糖以及電解質等血清生化檢查也是很重要的。此外,某些生活行為的矯正以及不良嗜好的戒除,亦有相得益彰的功效,其中包括少鹽、少油、戒菸、戒酒,維持理想體重,並多攝取蔬菜水果,再加上規律的起居生活以及養成持久適宜的運動習慣,如此才能夠維護冠狀動脈血管正常功能的運作。

本文作者:譚健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