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血管疾病的預防與保健

分享給好友

 事實上,大部分的血管硬化在年輕期就已開始逐漸進行,直到老年期才形成具有臨床症狀的動脈硬化症,其在臨床上不僅出現高血壓,更會因冠狀動脈狹窄而引發狹心症及急性心肌梗塞等心臟疾病的發作。某些心臟血管的疾病的罹患者卻因慢性心衰竭的症狀(如運動後呼吸困難、端坐呼吸、上腹部脹痛、慢性咳嗽以及下肢水腫),才被發現出來。

由於絕大部分的中老年人都有肥胖的傾向,而肥胖本身又是罹患心臟血管的高危險群;因此,體重的控制對老年人而言尤其重要,至於定期篩檢心臟血管疾病存在的檢查項目,包括有定期量血壓、心電圖檢查(甚至運動後心電圖檢查),而尿酸、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甲狀腺素(T4)、血糖以及電解質等的血清生化檢查更是重要;對於某些生活行為的矯正以及不良嗜好的戒除,亦有相得益彰的功效,其中包括少鹽、少油、戒菸、戒酒,多攝取蔬菜水果,再加上規律的生活起居以及養成持久適宜的運動習慣,如此能夠維護心臟血管正常功能的運作。